南皮县
NanPiXian

省级网站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省直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省级微信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产业工会
河北翼家人华北油田职工之家河北军工之家港口惠冀航工会幸福e家河北省直属单位机关工会华能河北分公司工会冀中能源集团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政策文件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来源: 时间:2020-11-23 14:01【字号: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何应洋

  观点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可以从源头上防范劳动用工风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可以从源头上防范劳动用工风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基础建设,筑牢夯实劳动法律监督的根基。在组织建设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力度,把监督触角向小微企业延伸,让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覆盖到更多企业和职工;在队伍建设方面,应配齐配强劳动法律监督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实战演练,提高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在机制建设方面,把工会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会与人社部门、企业代表组织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健全完善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共同推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突出监督重点,全面提升劳动法律监督质效。首先,要强化对重点内容的监督,把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合同和劳动规章制度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问题的实施情况,作为劳动法律监督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其次,要强化对重点领域的监督。例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企业和职工较为集中的区域;中小微非公企业等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有待提高的领域;餐饮行业、建筑施工等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相对集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曾发生过集体劳动争议的企业等,这些领域、行业或企业应作为重点开展常态化监督。此外,要强化对重点时段的监督。年根岁末、夏季高温、企业破产关闭和改制重组等重要时间节点,是职工权益保障相对较弱的时候,要加强对这些重点时段的劳动法律监督,督促企业落实好劳动法律法规。

  创新监督方式,在经常监督中提高效率。首先,要推动企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每年对企业实施劳动法律法规情况开展自我检查。在此基础上,市县工会每年抽查一定数量企业,组织一到两次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推动企业更好地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其次,要区别用工情况加强重点监督。根据不同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企业,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依法改正。此外,可以根据职工关注的热点每年选择一到两个重点项目,组织专项监督。

  健全联动机制,在资源整合上形成合力。加强与人社等政府部门的联系协作,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对接、检查联动机制,形成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有效支持。首先,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利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平台,及时通报劳动法律法规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等情况,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同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针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重大问题,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分析,制定解决办法。此外,建立联合检查制度,针对劳动法律监督中发现的一些涉及职工人数较多、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与劳动保障监察等部门联合开展调查,综合施策,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强化工作衔接,放大劳动法律监督成果。首先,抓好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衔接。对在监督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主动代表职工与企业交涉、协调,尽量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需要仲裁、诉讼的,要主动为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同时,抓好与法治宣传工作的衔接。坚持问题导向,把在监督中发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法治宣传的重点,通过靶向明确的法治宣传,及时提醒企业依法规范劳动用工,引导职工理性有序表达诉求。此外,抓好与立法参与工作的衔接。对在监督中发现的带有普遍共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果是因为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等原因引起的,要及时把相关问题向上一级工会、地方党委政府、立法机关等部门反映,提出建设性对策建议,从立法上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立足解决问题,在做实监督上务求实效。对在监督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力争通过协商、调解等柔性化方式解决,尽量将其化解在企业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可以运用“两书”方式推动解决。对经过提醒、协商,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的企业,通过下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提请劳动行政等部门,依法推动问题解决。此外,对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劳动争议隐患,要主动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置。

  (作者单位:江苏省总工会)

[责任编辑:石婷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