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
NanPiXian

省级网站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省直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省级微信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产业工会
河北翼家人华北油田职工之家河北军工之家港口惠冀航工会幸福e家河北省直属单位机关工会华能河北分公司工会冀中能源集团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匠精神

从事野外地质工作21年,达娃用脚步丈量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来源: 时间:2021-05-13 16:48【字号:    

从事野外地质工作21年,达娃用脚步丈量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劳动者之歌】青藏高原上的“野地”姑娘

 

  【劳动者之歌】

  原标题:从事野外地质工作21年,达娃用脚步丈量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引题)

  青藏高原上的“野地”姑娘(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锐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唱着《勘探队员之歌》,怀着对家乡土地的热爱,1999年,19岁的达娃毕业后进入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成为队里唯一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野地”姑娘。

  21年来,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达娃用脚步丈量着一寸寸土地,从藏北到藏南,从雪山到激流,从晨光熹微走到满天星斗,挥洒的青春和汗水是她对家乡爱的表达。

  水质检测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地热资源开发、地质灾害调查……在无数风霜雨雪的考验下,达娃逐渐成长为大队地热院项目负责人、水工环地质高级工程师。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她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藏族姑娘有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地质行业历来艰苦,何况是在海拔超过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工作。

  2000年5月的一天,达娃第一次随团队野外作业。他们的任务是到离拉萨市不远的当雄县,在海拔5100米的矿泉水点完成取样化验。

  一路行进,海拔越来越高,达娃没想到,自己这个土生土长的藏族姑娘竟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后脑勺疼得快要炸开,人开始呕吐。

  车开到一半,已经没有路了,他们只好到附近的牧民家里租了几头驴,一行4人骑着驴继续颠簸向前。早晨出发时兴奋的心情早已消失,达娃只盼望着快点完成任务下山。

  完成取样化验后,他们原路下山返回牧民家里。牧民给她端来一碗酸奶,在她看来,“那简直就像救命稻草”。

  “以后再也不来了!肯定不来了!”达娃念叨了无数遍。

  此后的很多时刻,达娃都曾这样念叨过——上厕所不方便只能尽量少喝水,荒郊野外夜晚只能住在帐篷里,背着二三十斤重的设备每天要风吹日晒步行五六个小时,在下着暴雨的凌晨找寻迷路的同伴,汽车抛锚在齐腰深的暴雪中等待救援……可一次又一次,她用前行的脚步表明了内心最终的选择。

  “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人,我是感受党的温暖、受惠党的恩情长大的,心里有一种要回报家乡的使命感。”这个出生在贡嘎县的藏族姑娘,追随着前辈的脚步,一直行进。

  用技术更好地服务家乡百姓 

  在达娃之前,队里没有女性从事野外地质工作。常年辗转于高海拔地区,队员根本顾不上家,有时出去时还是3月,回来时已经是11月了,很多人还患有心脏病、关节炎。可达娃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长期的野外地质工作中,这个坚韧的“野地”姑娘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她潜心钻研专业技术,将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热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为单位承揽大量优质项目的同时,也用技术更好地造福家乡百姓。

  2018年,达娃带领团队承担了西藏日喀则市地热资源调查项目,该项目覆盖日喀则地区18个县。当地地热资源丰富,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周边百姓连生活用水都要到很远的山泉口去接,很多老人想洗个热水澡只能到七八十公里外的县城。

  可当他们选好地点准备开采时,却遭到了当地百姓的反对。达娃和队员们只能一遍遍地耐心解释,反复协调。从拉萨到当地的路程要花一整天,两个多月里,达娃每星期都要往返两三趟。

  项目完成,温泉水引到了村子附近,老百姓再不用跑得老远去接水,患了关节病的老人还可以泡上温泉澡。达娃和队员们离开前,村民们自发赶来,一遍遍诉说着感谢、献上哈达,跟着他们走出好远。

  不仅如此,这一次的地质调查,更填补了日喀则地区40年来地热资源资料的空白。达娃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1年来,达娃先后参与有关热田、地质环境监测、全区矿泉水调查、马攸木金矿等项目的水样测试及沙金分析工作,提交各类分析报告1000余份,检测数据准确率达98%以上。

  感恩那些支持前行的力量 

  “多吉院士,还有很多行业的前辈,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我真的没有做什么,是我的团队好”“家人都很支持我,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我”……每每谈及自己的经历,达娃对身边的人充满感激。

  地热地质领域专家多吉院士,曾是达娃所在单位的总工程师。在达娃看来,多吉院士对工作的热爱与严谨、对年轻人的无私帮助与支持,深深影响了自己。

  如今,达娃的团队里共有20多人,很多是80后、90后。这支年轻的团队传承着前辈们的精神,继续行走在青藏高原上。遇到技术难题,达娃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学术经验和工作方法,培养了一批能够独立承担中大型水工环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

  结婚后,达娃与爱人长期分居两地。从青藏高原到南粤沃土,数千公里的距离,一头是深深热爱的地质事业,一头是恋恋不舍的家庭,是爱人的支持与包容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力量。每次出野外,母亲的心总是牵挂着,却从不问也不敢打电话,生怕影响她工作。

  得知达娃要来北京领奖,爱人在电话里表示“向达娃学习”,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儿子也特意赶来和母亲短暂相聚。看到母亲的奖章,儿子笑了。听到儿子的夸奖,达娃也笑了。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5-02 07:47:57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