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
NanPiXian

省级网站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省直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省级微信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产业工会
河北翼家人华北油田职工之家河北军工之家港口惠冀航工会幸福e家河北省直属单位机关工会华能河北分公司工会冀中能源集团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政治思想学习

守正创新 有“融”乃强

来源: 时间:2019-10-11 09:22【字号:    

【专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

与网络信息时代相伴随,一个全媒体时代正在到来。这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要把握时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加快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2019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在主持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化“变量”为“增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系列战略部署。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作出科学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强调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如何化“变量”为“增量”?从当前来说,就是要认识和把握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趋势,在融合发展中构建起符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传播体系,在传播理念、传播载体、传播形式、传播技术、传播手段、传播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是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上有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是对全媒体时代的精准概括。推进媒体融合,就是要瞄准全媒体的传播特性和规律,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理念、研发技术、优化内容。

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和舆论传播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传播革命。“全程”强调时空尺度的突破,表明新闻传播已进入全时空状态;“全息”强调物理尺度的突破,表明所有信息、资讯都可以数据化,并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上同步呈现;“全员”强调主体尺度的突破,揭示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从“舆论主场”到“舆论广场”传播主体的转换;“全效”强调功能尺度的突破,揭示出全媒体已经超越单一新闻传播功能,集成了内容、社交、服务等多种功能。

在全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兴移动渠道获取信息、发表意见,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力、舆论主导力遭遇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主流媒体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大传统主流媒体在挺进融合发展深水区的改革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在“融”中创造、在“合”中提升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收获“百万+”甚至上亿的点击量,而且有力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但也应看到,现象级优质产品的可持续供给能力依然不足,有的媒体实现了物理上的“跨界牵手”却尚未产生足够强的“化学反应”,一些媒体人还处于“身在心不在”的半转型状态……种种短板的存在,迫切需要加以破解。

全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带来了传播革命,而且影响着社会思想乃至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由此,媒体融合发展不能只是新闻宣传部门的事,而应是全社会都要关心、关注的大事。应尽可能整合社会资源,把经济文化资源、社会治理数据转化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综合优势,真正形成主流舆论主导下的全员传播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尤为需要抓好顶层设计,在支持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打造更多新型传播平台上下大气力,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进一步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二是在体现“移动优先”上有新成效。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迭代,新技术的供给催生了新的信息需求,社交化、移动化传播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应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坚持移动优先,需要树立创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全媒体时代,履行好这四个方面的职责,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流程再造与人才培训机制。例如,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除了文字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引入图片、H5、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全媒”和“全能”的新要求。在此情形下,如何更好地提高从业者素质,更快地培养新人,是融合转型中需要破解的现实课题。

坚持移动优先,需要强化质量思维。不管技术如何演变,媒体属性不会变化,未来新闻工作者还要靠优质内容、思想观点去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全媒体时代,尤为需要精准对接多样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好内容生产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实上,在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中,内容创新是根本。如果一味坚持流量思维,放松了内容质量,难免步入标题党、浮夸风的邪路。主流媒体只有坚守客观见证与记录、坚持冷静观察与思考、坚定理性引导和阐发,才能真正占据媒体融合发展的传播制高点。

坚持移动优先,需要确立法治思维。各级主管部门要把“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对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进行管理。依法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等要求落到实处,坚持管建同步、管建并举,更好地维护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要把“守正”放在第一位,坚持一个标准、一体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网络空间成为我们党凝聚全社会共识的新空间。

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

变化意味着挑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放大主流声音,是对我们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变化也意味着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更多颠覆和迭代的可能性,传播无死角、全覆盖不再是一件难事,好的内容有了更多的传播平台和载体。关键在于,我们要更主动、更积极地运用信息革命、智能变革的新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这为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媒体融合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更新,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场自我革命。“融”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终极形态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核心要点就是一体化。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需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资源要素一体化。媒体融合绝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媒体的“退场”,而是开辟新战场的战略性“转场”。媒体融合不是另拉一支队伍、再起炉灶,这不仅导致重复建设,而且事实上人为设置了壁垒,阻碍了人员、资源等高效流动。全媒体时代需要的是聚合力和整体竞争力,必须打通平台体系的“任督二脉”,畅通媒介流动的“高速公路”,通过流程优化与平台再造,催化质变、放大效能,打造一批在国内外、网上网下真正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一体化不等于一样化。媒体融合不只是外在形态的结合,而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化合反应。一个基本共识是,媒体融合应统筹发展主流和商业、大众化和专业性的关系,逐步形成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矩阵、平台、云等都是这种传播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关键在于不断推进集聚与协同,在优势积累基础上,提升体系竞争力。

推动全要素传播创新

守正创新,有“融”乃强。随着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握机遇,深度推动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和内容创新。

强化融合意识,促成裂变式成长。深度融合任务再紧迫,不能忘了“守正”的初心。一方面,要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贯彻执行得更严、更实;另一方面,要清除主业和副业、示范田和自留地的偏见,将优质内容向主阵地汇聚,让主流价值在主阵地唱响。面对新的要求,体制机制改革势必要见真招。从人才培育角度来看,尤为需要聚焦内容生产、技术创新、运营开拓,完成从“一支队伍”到“三支队伍”的裂变式成长。

顺应技术趋势,培育新的成果。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阶段,新媒体新业态新形式还将不断涌现。对于新型主流媒体而言,有必要突出“智能”和“定制”两大关键词,强化精准思维,研发推出更多面向移动端、更加贴近主流人群的融媒体产品。例如,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的普及,有望进一步拓展新闻信源。这些24小时在线的“通讯员”,可以实时记录、挖掘和传播场景数据,乃至独立呈现完整的融媒体产品。又如,通过深入挖掘海量的用户数据,辅之以科学的算法优化,可以有效进行需求匹配与个性化推荐,从而提升新闻内容推送的定向性和精准性,真正做到“百人百面”。

找准坐标定位,生产更多优质内容。新闻传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掌握新技能的同时,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扑下身子、沉下心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推出有时代气息、有深入思考的佳作。全媒体时代,数据流量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但获取“百万+”,要靠真实客观、导向正确的内容,而不应以低俗、庸俗等违背主流价值追求的内容来博眼球、抓流量。应善于借助市场化平台,放大正能量内容的传播效能,使其更好地直抵人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